上海知识产权这五年│服务篇:以更优知识产权服务支撑企业创新发展

时间:2022-09-02 来源:上海知识产权微信公众号 阅读:667

五年来,上海主动聚焦市场主体创新发展需求,不断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放管服”改革,持续加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供给,促进知识产权服务业规范化发展,推动形成了功能齐全、层次丰富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

优化知识产权政务服务


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持续推进局政务服务事项清单梳理和业务流程再造,发布《上海市知识产权局公共服务事项清单(第一版)》。提升“一网通办” 政务服务能级,完成专利一般资助业务系统升级改造,实现“零材料”提交、办事“零跑动”。专利资助专项资金纳入市级支持资金申请“一件事”改革;新增公共服务事项11项、“全市通办”个人服务事项2项,实现免于提交材料29份。提升行政服务窗口能级,设立全国首个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商标、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业务“一窗通办”综合性服务窗口,持续拓展业务功能,主动压缩知识产权质押登记、专利优先审查推荐等业务办理时限,不断提升服务效率。

加强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


全市共有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4家、WIPO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TISC)机构6家、国家级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 3 家。建设布局市级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15家。完成上海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平台迁移改造。促进知识产权信息传播利用,获批国家知识产权局区域专利信息服务中心,实施了一批专利导航、知识产权评议、信息服务能力建设、风险预警等试点项目,上海专利导航决策机制作为国务院第三批支持创新相关改革举措在全国推广。

促进知识产权服务业规范发展


全国首批五家之一的漕河泾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示范区完成建设,相关工作经验入选国家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最佳实践案例”。推动成立市知识产权服务行业协会。激活上海市知识产权研究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理事会。加强知识产权代理行业监管,深入开展知识产权代理“蓝天”专项行动,协调建立专利、商标代理行政执法和违法举报处理机制,制定专利、商标代理检查指引和公共信用信息三清单、轻微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免罚清单。至2021年底,全市共有专利代理机构 266 家、执业专利代理师 1778 人,分别增长23.7%和 17.3%;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备案的商标代理机构数为2926家,增长13.2%。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