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知识产权这五年│运用篇:以更高知识产权发展质效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2-08-17 来源:上海知识产权微信公众号 阅读:944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用好知识产权才能激励创新。

五年来,上海坚持强化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导向,着力搭建平台,优化机制,提升能力,不断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质量和运用效益,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的《2021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GII)科学技术集群中,上海排名上升至第8位,较2020年上升1位。

知识产权创造质量稳步提升

本市专利、商标等主要指标持续保持二位数以上增长,2021 年底,全市有效发明专利量17.20万件,是2016年的两倍多,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超过34件。全市有效商标注册量211.71万件,是2016年的近3倍。

2021年,本市共有46项专利获第二十二届中国专利奖,其中专利金奖2项、银奖2项,外观设计金奖1项。

知识产权运营体系日益完善


上海入选国家专利转化专项计划奖补省份,出台有关工作方案和专项资金实施细则,持续深化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认定了一批市级知识产权运营综合服务基地、运营服务集聚区功能园、运营促进中心等。上海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国家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国际运营(上海)试点平台分别于2017年和2019年启动运行。浦东新区、徐汇区成功申报并有序推进国家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城市项目。

知识产权金融创新持续加力


市知识产权局、人民银行上海分行、上海银保监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版权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知识产权金融工作的指导意见》,成功推动全国首单知识产权交易保险等落地,浦东科创知识产权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在上交所鸣锣开市。


2021年,全市专利商标质押融资总额76.34亿元,同比增长98.75%;专利商标保险保障额度超1亿元。

企事业知识产权能力建设不断深入

本市累计培育国家级知识产权示范和优势企业86家;复旦大学等7所高校入选首批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高校;2017年以来,累计认定上海市专利工作试点示范单位600多家。提升园区服务能级,持续推进上海市商标品牌创新创业基地、商标品牌指导站建设;


在崇明现代农业园区开展以地理标志产业为特色的市级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建设。“崇明大米”和“南汇水蜜桃”入选国家首批地理标志运用促进重点联系指导名录。

热点资讯